中國網絡直播元年到頭了 直播業或面臨大洗牌
日前,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下發《關于加強網絡視聽節目直播服務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重申廣電總局的有關規定:直播平臺必須持有許可證,未取得許可證的機構和個人不能從事直播業務。
據了解,目前多數專業直播平臺沒有許可證。業內分析認為,廣電總局新規意味著直播行業或將面臨較大調整洗牌。新規推出后直播平臺或將面臨分化,有直播資質的視頻網站將獲得更大益處。
◆行業◆
直播平臺投資年均增長率300%
根據《通知》,開展網絡視聽節目直播服務應具有相應資質。未持有《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以下簡稱《許可證》)的機構和個人,均不得通過互聯網開展相關活動、事件的視音頻直播服務,也不得利用網絡直播平臺(直播間)開辦新聞、綜藝、體育、訪談、評論等各類視聽節目,不得開辦視聽節目直播頻道。
廣電總局官網顯示,截至今年5月31日,總局共頒發588張許可證。這些持證機構大多為新聞出版、企事業單位、大型視頻網站等。在直播領域,目前騰訊、優酷土豆、愛奇藝、樂視等綜合性網絡視頻平臺與旗下直播平臺共用同一個《許可證》。在專業直播平臺中,只有少數具備《許可證》,且根據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布的《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持證機構名單》顯示,這些專業直播網站宣稱所持的許可證并非直接指向其網站域名,而是指向其母公司官網等。
2016年被譽為“中國網絡直播元年”,大量資本進入。根據華創證券的預計,2020年中國的網絡直播市場規模將突破1000億元。而據不完全統計,知名直播平臺的投資2013年約為1.7億元元,2014年約為7.9億元,而2015年增長到了23.7億元,年均增長率在300%左右。
艾媒數聚CEO張毅指出,新規出臺對于此前備受投資機構青睞的直播行業或造成一定影響。“之后的投資會更加謹慎,這對想新建直播平臺的企業是一棒重擊。而已經進入下一輪融資的平臺估值可能會縮水”。
◆分析◆
網絡直播平臺將面臨分化
業內分析認為,廣電總局規定直播平臺和個人必須持證上崗,意味著直播行業將面臨較大調整洗牌。一方面,目前掌握“持證”優勢的大型視頻網站可能進入直播業務的高速增長期,而那些短期內拿不到許可證的直播平臺則不得不面臨關停命運。另一方面,直播平臺將面臨類型上的進一步細分。
在艾媒數聚CEO張毅看來,新規出臺給一直處于無人管控的直播行業投下一顆“重磅炸彈”。他接受南方日報采訪時表示,新規對目前管理混亂的直播行業起到良好的規范整治作用,有利于促進直播平臺的健康有序發展。
中投顧問蔡靈則分析認為,新規推出后直播平臺將面臨分化,有直播資質的視頻網站將獲得更大益處。當前專業的直播平臺獲得《許可證》的較少,它們申請《許可證》還需要一段時間。而這段時間,剛好能為已有直播資質的視頻網站發展提供較大機會,隨著競爭顯著減少有望贏得更多用戶流量。此外,更多持證的主播也將在這段時間入駐有直播資質的視頻網站。
◆縱深◆
行業亂象有望得到規治
近兩年來,直播行業成為互聯網領域的現象級風口。根據CNNIC第38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今年6月,網絡直播用戶規模達到3.25億,占網民總體的45.8%。
行業處在高速發展的初級階段,隨著產生的各種亂象一直備受外界詬病,尤其是直播平臺和主播“涉黃涉暴”的事件屢禁不止,讓直播行業蒙上了一層陰影。
對于直播行業亂象,相關監管部門一直在加大嚴懲力度。今年4月,文化部下發了第25批違法違規互聯網文化活動查處名單。隨后,“網絡主播黑名單”制度進入公眾視野。今年7月,文化部又出臺《文化部關于加強網絡表演管理工作的通知》,斗魚等26個網絡表演平臺被查,16881名違規網絡表演者被處理。
蔡靈認為,直播平臺和主播有了資質標準,涉黃賭博等擦邊球事件將有效避免,若平臺和主播在獲取《許可證》后還出現打擦邊球現象,《許可證》將會吊銷。此外,持證上崗能夠對平臺和主播產生較大約束力,從而彌補行業自律能力不足的問題,有利于優質內容的發展。“長期來看,直播市場將進入穩健發展軌道”。
張毅表示,直播平臺轉換商業模式使其更加工具化,發展前景仍樂觀。“一些平臺靠“美女主播”的運作方式并不持久,直播是社交3.0的載體,只有把直播平臺工具化,提升消費者的付費意識和付費意愿,行業才能獲得更好的發展”。
據了解,目前多數專業直播平臺沒有許可證。業內分析認為,廣電總局新規意味著直播行業或將面臨較大調整洗牌。新規推出后直播平臺或將面臨分化,有直播資質的視頻網站將獲得更大益處。
◆行業◆
直播平臺投資年均增長率300%
根據《通知》,開展網絡視聽節目直播服務應具有相應資質。未持有《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以下簡稱《許可證》)的機構和個人,均不得通過互聯網開展相關活動、事件的視音頻直播服務,也不得利用網絡直播平臺(直播間)開辦新聞、綜藝、體育、訪談、評論等各類視聽節目,不得開辦視聽節目直播頻道。
廣電總局官網顯示,截至今年5月31日,總局共頒發588張許可證。這些持證機構大多為新聞出版、企事業單位、大型視頻網站等。在直播領域,目前騰訊、優酷土豆、愛奇藝、樂視等綜合性網絡視頻平臺與旗下直播平臺共用同一個《許可證》。在專業直播平臺中,只有少數具備《許可證》,且根據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布的《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持證機構名單》顯示,這些專業直播網站宣稱所持的許可證并非直接指向其網站域名,而是指向其母公司官網等。
2016年被譽為“中國網絡直播元年”,大量資本進入。根據華創證券的預計,2020年中國的網絡直播市場規模將突破1000億元。而據不完全統計,知名直播平臺的投資2013年約為1.7億元元,2014年約為7.9億元,而2015年增長到了23.7億元,年均增長率在300%左右。
艾媒數聚CEO張毅指出,新規出臺對于此前備受投資機構青睞的直播行業或造成一定影響。“之后的投資會更加謹慎,這對想新建直播平臺的企業是一棒重擊。而已經進入下一輪融資的平臺估值可能會縮水”。

◆分析◆
網絡直播平臺將面臨分化
業內分析認為,廣電總局規定直播平臺和個人必須持證上崗,意味著直播行業將面臨較大調整洗牌。一方面,目前掌握“持證”優勢的大型視頻網站可能進入直播業務的高速增長期,而那些短期內拿不到許可證的直播平臺則不得不面臨關停命運。另一方面,直播平臺將面臨類型上的進一步細分。
在艾媒數聚CEO張毅看來,新規出臺給一直處于無人管控的直播行業投下一顆“重磅炸彈”。他接受南方日報采訪時表示,新規對目前管理混亂的直播行業起到良好的規范整治作用,有利于促進直播平臺的健康有序發展。
中投顧問蔡靈則分析認為,新規推出后直播平臺將面臨分化,有直播資質的視頻網站將獲得更大益處。當前專業的直播平臺獲得《許可證》的較少,它們申請《許可證》還需要一段時間。而這段時間,剛好能為已有直播資質的視頻網站發展提供較大機會,隨著競爭顯著減少有望贏得更多用戶流量。此外,更多持證的主播也將在這段時間入駐有直播資質的視頻網站。
◆縱深◆
行業亂象有望得到規治
近兩年來,直播行業成為互聯網領域的現象級風口。根據CNNIC第38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今年6月,網絡直播用戶規模達到3.25億,占網民總體的45.8%。
行業處在高速發展的初級階段,隨著產生的各種亂象一直備受外界詬病,尤其是直播平臺和主播“涉黃涉暴”的事件屢禁不止,讓直播行業蒙上了一層陰影。
對于直播行業亂象,相關監管部門一直在加大嚴懲力度。今年4月,文化部下發了第25批違法違規互聯網文化活動查處名單。隨后,“網絡主播黑名單”制度進入公眾視野。今年7月,文化部又出臺《文化部關于加強網絡表演管理工作的通知》,斗魚等26個網絡表演平臺被查,16881名違規網絡表演者被處理。
蔡靈認為,直播平臺和主播有了資質標準,涉黃賭博等擦邊球事件將有效避免,若平臺和主播在獲取《許可證》后還出現打擦邊球現象,《許可證》將會吊銷。此外,持證上崗能夠對平臺和主播產生較大約束力,從而彌補行業自律能力不足的問題,有利于優質內容的發展。“長期來看,直播市場將進入穩健發展軌道”。
張毅表示,直播平臺轉換商業模式使其更加工具化,發展前景仍樂觀。“一些平臺靠“美女主播”的運作方式并不持久,直播是社交3.0的載體,只有把直播平臺工具化,提升消費者的付費意識和付費意愿,行業才能獲得更好的發展”。
知名風險投資公司
|||||||||||||||||||||||||||||||||||||||||||||||||||||||||||||||||||||||||||||||||||||||||||||||||||

創業聯合網是創業者和投資人的交流平臺。平臺擁有5000+名投資人入駐。幫助創業企業對接投資人和投資機構,同時也是創業企業的媒體宣傳和交流合作平臺。
熱門標簽
精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