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文娛“攻城記”:游戲起家押注直播,手握大IP的騰訊徹底變了

1998年騰訊成立,趕上了PC大潮,依靠QQ迅速崛起。隨后涉足游戲領域,開啟了依靠QQ引流游戲賺錢的模式。按此前馬化騰的說法,“很早騰訊因為經營網絡游戲而有了比較多的利潤…因為有了利潤,感覺有太多機會了,于是很多領域都進去了”。
發展至今,已有18年的QQ屬于中國互聯網中的元老級產品,但它的主要用戶始終都是年輕的群體。伴隨著90后一起長大的“企鵝”,儼然也成了騰訊最大的IP。
龐大的文娛投資布局
騰訊在文娛領域已深耕很久,主要包含:游戲、文學、動漫、影視、網絡視頻和QQ音樂等。兩會期間,馬化騰就表示:未來騰訊聚焦的核心業務簡單說一個是連接器,以微信和QQ為平臺作為連接器,連接所有的人和資訊、服務;一個是內容產業,就是這個連接器之上的賺錢利器。
從2012年開始,騰訊互娛開始涉足除游戲以外的泛娛樂業務,騰訊動漫、騰訊文學、騰訊電影+相繼發布。2014年賣掉搜索和電商之后,騰訊對內容業務的投資已經放在各項戰略的首位,文娛方面更是不斷加碼。
2014年后,除了自我孵化培植,騰訊加大了文娛的投資并購。據投資界不完全統計,騰訊投資文娛類企業已近90家(詳見下表)。其中不乏YG、海洋音樂、Supercell、微影時代、斗魚直播、嗶哩嗶哩bilibili、盛大文學等行業翹楚。

整體來看,近年來游戲類的投資數量相對減少,音樂、影視和概念相對火熱的直播和VR等均有所增加,金額相較之前也大幅度提高。基本來說是以投資為主并購為輔,早期到中后期均有涉及,內容上下游全覆蓋。

遍布全球的游戲投資
之前很多人都評價騰訊是一家游戲公司,其實這并不為過。它幾乎是近幾年中國最賺錢的游戲公司,并且在QQ和微信等的帶動下,收入還在高速增長。
如圖表顯示,在騰訊成長史中,投資和收購的游戲公司有60多家,足跡遍布全球各地(主要在中韓國和美國)。如收購美國網游開發商 Riot Games,它的代表作品《英雄聯盟》、投資韓國游戲公司CJ Games、投資瑞士在線游戲公司Miniclip、接連買下美國手游開發商Glu Mobile和Pocket Gems的多數股份、還有騰訊史上最大筆并購,86億美元收購芬蘭手游開發商Supercell等等。
如此大手筆全面的布局游戲板塊,也沒誰了。
影視:自帶強IP
于冬曾語出驚人,說未來的電影公司的發展,就是滿足BAT三家的需求,BAT要什么他們就干什么。現在看看BAT的布局,此話也不假。但相比阿里的大手筆收購,騰訊顯得穩健很多。
2014年6月,騰訊在上海國際電影節上召開發布會,公布參與出品多部大片,其中包括《天將雄師》、《鐘馗伏魔:雪妖魔靈》、《痞子英雄2:黎明升起》等,算是正式宣布進軍電影業,接著推出了第四個實體業務平臺——騰訊電影+。
2015年9月17日,騰訊影業成立,歸屬騰訊互娛。與9月11日成立的企鵝影業不同,前者沿襲騰訊互娛“泛娛樂”概念,在游戲、動漫、文學、影視四大板塊,圍繞明星IP,通過騰訊平臺指導電影的投資、創作、營銷等各個環節;后者則主要負責網劇,涉及電影投資、藝人經紀業務。
在戰略上騰訊影業從成立之初就強調自己不是要成為一家傳統的電影公司,而是要做一家生態型電影企業。日前公開了21個影視項目,包括《藏地密碼》《擇天記》等大IP。過去的一年,騰訊影業最受關注的就是《魔獸》。
騰訊的影視主要依靠自身資源布局電影、電視劇、動漫產業,并有團隊開發,拓展IP,也有很強的宣傳推廣渠道,基本形成一套完整的產業鏈閉環。
入局直播
扎克伯格曾表示,有5億人每天通過該公司的網站和應用觀看視頻,“未來幾年,視頻將成為最具互動性的網絡內容。”還有Snapchat,也早已成為了短視頻社交的舞臺。在社交進入移動化的同時,社交的形態也在發生著改變。不可否認,視頻直播確實是當前行業的一個巨大風口。
騰訊在直播上的布局是謹慎試水投資后自己進入,從游戲、視頻、社交等全的卡位。從連投斗魚直播、入股嗶哩嗶哩動畫,到嫡系產品騰訊直播、QQ空間直播、花樣直播、NOW直播、呱呱視頻等。
據騰訊社交網絡事業群副總經理吳奇勝介紹,騰訊的NOW直播和QQ日跡兩大直播產品,正在突破視頻社交這個行業風口。NOW直播以移動化、個性化和社區化讓用戶在視頻直播中找到“隨時隨地,現在就播”的新型社交體驗;QQ日跡則以短視頻互動的模式探索娛樂社交生態下的新玩法,能和用戶之間產生直接的交流和互動。
音樂:合并和版權之爭
11歲的QQ音樂,早已徹底獨立。目前QQ音樂由原歸屬于騰訊電商部調整到SNG社交網絡群管轄,騰訊通過圍繞音樂內容拓展其社交邊界。
今年7月,就有知情人士爆料,騰訊已同意收購海洋音樂集團的控股權,后者在此次交易中估值約27億美元。
由于酷狗音樂和酷我音樂歸于海洋音樂旗下,騰訊運營QQ音樂,此番收購舉動進一步加深了騰訊在中國在線音樂領域的霸主地位。有數據顯示,酷狗已是中國最大的移動音樂服務商,占據市場份額28%;QQ占15%,位居第二;酷我音樂排名第三,占13%。
據了解,2016年第一季度,中國移動音樂服務市場已聚集4.49億用戶,超過了美國的總人口,成為按用戶量計算的全球最大市場。這么大的市場,互聯網爭奪的腳步沒有停過。在移動音樂服務市場,騰訊和阿里領先一步,而目前看來,騰訊在市場份額上稍勝一籌。
音樂行業,版權之爭避免不了。QQ音樂也大規模地購買獨家版權,包括韓國YG娛樂公司、華納音樂和SONY音樂等公司所有全球藝人的作品。
讓騰訊手握大IP的文學
2015年3月,騰訊一舉吞下了盛大文學。兩家聯合成立閱文集團,騰訊系網絡文學市場份額也隨之超過半壁江山。
合并后的閱文集團,將統一管理和運營原本屬于盛大文學和騰訊文學旗下的起點中文網、創世中文網、瀟湘書院、紅袖添香、小說閱讀網、云起書院、QQ閱讀、中智博文、華文天下等網文品牌。
閱文集團的成立業讓騰訊手握大量IP,光網絡文學改編市場就占了90%以上份額,網絡改編作品中,影視、游戲、出版領域最熱門作品幾乎全部來自閱文,如《步步驚心》、《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等。
得IP者得天下,背靠閱文集團騰訊自己開發IP,結合動漫、電影、電視劇、游戲等,價值能挖掘到最大。
轉型中的QQ
娛樂與社交天然契合。娛樂為社交注入具有活力的內容,而社交則為娛樂內容則提供了體驗、分享、討論和再創造的流轉平臺。
如今QQ已經不止是一個簡單的通訊平臺,更像娛樂社交平臺,當下95后、00后相比較微信更偏向于QQ。據騰訊公司第二季度財報顯示,QQ月活躍賬戶數達到8.99億,每天QQ登陸用戶中60%都是90后。處在社交和內容十字節點上的QQ,和主打社交的微信不同,QQ回歸聚焦在娛樂社交上,主打內容。
在近日舉辦的騰訊全球合作伙伴大會上,騰訊公司副總裁殷宇指出,一方面,QQ通過布局影視、動漫、游戲、文學領域,不斷完善娛樂化內容布局,做好“內容承載器”;另一方面,通過QQ上包括群、興趣部落、直播、QQ看點、日跡等功能,讓娛樂內容通過社交創造影響力,當好“社交放大器”。
殷宇認為,“娛樂內容與社交的融合不是簡單的1+1。合作伙伴分享的娛樂內容在社交平臺并非‘柜臺式陳列’,而是通過社交表情、興趣討論、直播等方式,開始社交型流轉。”
在當下年輕的“N次元”用戶上,QQ借助平臺優勢打造圈子玩法:一方面是打造社交玩法,以電競賽事、動漫部落、漫畫彈幕、閱讀大神粉絲群、書評等互動感強的形式,讓年輕人玩起來;二是促進產生衍生內容,QQ有漫圖(將漫畫制作為表情)、游戲直播、原創社區、表情開放平臺等,大幅促進衍生內容的產生和傳播;三是拓展線下場景,如舉辦QGC、QQJOY線下展會。當然也有集IP孵化、創業扶持、旅游開發等為一體的企鵝創意園。
騰訊社交網絡事業群增值產品部總經理劉憲凱介紹,QQ在年輕人娛樂生態布局是“破壁為城”,意為破除年輕用戶的“次元壁壘”。會用IP聯動的模式,讓動漫、游戲、小說、影視等IP聯動起來,在線上和線下放大,最終更多維度觸達用戶,提升粉絲粘性。未來3年,騰訊QQ還將培育20-30個符合年輕人的頂級IP,覆蓋QQ數億活躍人群,實現IP全產業鏈多重變現。

QQ承載著更多娛樂社交功能,聚焦到更加垂直細分的領域,這也是QQ的要做的轉型。“內容+社交體系,包括用戶、粉絲、作者,立體式社交連接,應該是我們平臺獨一無二的。”殷宇道。
此外,騰訊QQ團隊還啟動了 “EQ計劃” (Entertainment Quotient Plan),計劃在3年內投入10億資源,扶植1000個內容合作伙伴,以支持高質量的娛樂內容生產及其在社交平臺的流轉。
騰訊變了
從2010年被馬化騰形容為“一道很大的坎”的3Q大戰開始,經過內部大規模整改,直到2011年舉辦第一屆合作伙伴大會,標志著騰訊開始“徹底開放”。
2011年微信在騰訊內部孵化并上市,當時整個公司正處在向開放轉變的階段,與QQ不同,微信一開始就擁有著開放的特征。而微信的崛起對騰訊市值的影響十分明顯,前不久市值突破2萬億港幣,一度成為亞洲市值最高公司。
對于偌大的文娛行業來說,騰訊從內部孵化到投資并購布局全面、行業有側重,形成了從IP開發到制作投放的產業鏈閉環。騰訊正在用新的方式建立自己的帝國,并以帶頭大哥的新身份出現在資本市場。可以說,騰訊已經徹底變了。
知名風險投資公司
|||||||||||||||||||||||||||||||||||||||||||||||||||||||||||||||||||||||||||||||||||||||||||||||||||

創業聯合網是創業者和投資人的交流平臺。平臺擁有5000+名投資人入駐。幫助創業企業對接投資人和投資機構,同時也是創業企業的媒體宣傳和交流合作平臺。
熱門標簽
精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