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小城如今已在為華東和華北的七個省份的上百個縣城提供服務。
新年伊始,小編突然想通過啥簡單的方式,來看看作為一個服務縣城和鄉鎮的公司,我們的用戶都長啥樣兒?于是利用元旦放假三兩天的時間,我們在自己的移動平臺上對縣城的用戶中做了些小調研,就有了這個非正式的白皮書。
小編不敢奢談權威。雖然本次調研覆蓋了三萬多人次,但畢竟全國有2000多個縣城,3億多人生活在那里。但相信對于那些在關注著市場下沉的朋友們,仍舊會有價值…

問卷在我們服務本地的微信平臺上發布,即100%的問卷參與者都為微信用戶和智能手機用戶,基本代表的是縣城的中產階級和中堅人群。他們成熟,有影響力,有一定經濟實力;而且因為多半在本地有家室,也比較穩定。
雖然不排除部分用戶為了表現自己而選擇更高大上的選項,但因為采取了匿名的形式,我們覺得這些個調研還是有一定參考價值的。
調研覆蓋——
河北,河南,山東,安徽,江蘇北部,北京周邊等多個省份
>50個縣城和下屬鄉鎮
>3萬人次的用戶參與調研

在開始之前,先和大家嘮嗑嘮嗑縣城都大概是什么樣子~~
1. 因地域不同,縣城有大有小。不過一個典型的縣城,估摸有8-20萬的城區人口,外加50-100萬的下屬鄉鎮和農村人口。
2. 縣城的常駐居民中,有影響力且較為穩定的人集中在25-40歲之間。他們多半已自我選擇留在當地發展,結婚生子,生活穩定,年富力強。
3. 除了政府、國企事業單位、房地產、工廠等,縣城最大的行業是本地服務業。
4. 縣城一般會有一條長安街般寬敞華麗的大道,和頗為氣派的市政大樓。
5. 因為生活閑適,很多人在一份工作之外,都在琢磨著一些副業,做點小生意。
6. 縣城有比較完整的生活業態,有電影院,大型超市,肯德基/德克士,茶餐廳,經濟型連鎖酒店等。
7. 縣城WIFI環境其實不少。
8. 縣城的女性用戶是更有價值的移動用戶,她們更愛分享。而且… 有姑娘們的地方,還不能吸引漢子們么?


你沒有看錯!縣城也是愿意割腎的果粉們的天下!三星,小米和華為緊隨其后。
縣城人民更好面子。所以即使蘋果手機對他們來說,相當昂貴,很多年輕人仍舊勒緊了褲腰帶去買。
當然也不排除部分用戶裝作自己是果粉,或者蘋果用戶更愿意參與調研,但是蘋果,三星和小米三分天下的格局在縣城初見端倪。


每月用500M流量的人占到40%以上!還是挺驚人的。
縣城WIFI其實很普及,家、門店、辦公室都有WIFI。但同時縣城用戶有大量的閑暇時間,再加上運營商推廣的本地流量套餐都很便宜,所以你會發現用戶們其實還是挺敢用的。

調研方法:
在我們的社區發起活動,收集用戶手機前兩屏的截圖,再統計其中的APP名稱。
調研用戶>1000
注意:
1. APP下的(XX%)表現為在接受調研的用戶里,將該APP放在前兩屏的用戶的比例。
2. 因為只收集了用戶手機前兩屏的APP,所以我們的一個假設是該比率更多表現的是“用戶較常使用的APP”,而非傳統意義的“裝機率”。我們相信這也更能反映出該APP的實際受歡迎程度。
3. 該統計只代表我們非常片面的觀點。我們不對全面性和真實性負責,只如實展示我們對部分縣城用戶使用偏好的一些實際數據。

點評:
1. 不包括微信,騰訊在前五中占據三席,實在牛逼;另外兩席為阿里系。百度緊隨其后。
2. 支付寶的高使用率,說明縣城用戶已經開始習慣移動支付。這意味著縣城O2O的使用習慣壁壘或許將在不遠的將來消弭。
3. 前十中,BAT的產品和參股的占據9席。
4. 美圖作為唯一一個非BAT系的應用,擠進前十。因為其很好地滿足了女性愛自拍和分享的G點。
5. 微博能擠進前十,其實讓我們有點意外。刷微博不是我們實際觀察到的縣城人民的使用場景。

點評:
1. 美團在第11名讓人驚艷 (可能和市場選擇有關),覆蓋率甩出大眾點評好幾條大街。
2. 優酷作為視頻第一APP位置無人撼動。
3. 陌陌的陌生人交友在20歲以下的人群中(95后)已經被完全洗白,且很受歡迎。

點評:
20名之后的排名,有較大的隨機性。這里就不作討論了。

這里列出的,是一些目前挺火,大家都比較關注的移動互聯網公司。列出的數據本不具備權威價值,但是也可以看出一些有意思的線索。
1. 新聞類APP整體熱度不高,但是同時,用戶又表現出極強的閱讀新聞內容的場景(詳細分析見下)。可能的原因是,時政和娛樂新聞離縣城用戶較遠,大家不感興趣;而貼近生活的本地內容,除了朋友圈的分享外,又無人提供。導致了如此一個怪異的場面。這里面或許有系統性機會。
2. 電商和導購類的APP,滲透率都相當不錯,很多細分的產品,如聚美和唯品會,都有不錯的表現。說明縣城用戶通過互聯網來購買自己喜歡的東西,已成風氣。
3. 58和趕集等分類信息類的滲透率,在縣城還比較低。有可能是整體使用場景偏少。租房和招聘這兩個最主流板塊,在縣城的使用頻次還是比較低的。

因為是基于微信用戶的調研,所以前五中微信游戲頻頻出鏡也就不奇怪了。不過也側面表現出不通過微信分發的三國殺作為一個桌游,在國內的影響力有多大。

分析方法:
不同于以上的分析方法為用戶的手機前兩屏截屏;這里的數據來自于3萬人次的主動問卷。所以其結果會有些不同。比如可能從裝機量上來說,優酷和愛奇藝都很多。但是優酷更為常用,所以更多地出現在用戶的前兩屏。

在參與調研的用戶中,有超過60%的用戶表示自己用手機看新聞。這可能是由于微信用戶多半都刷朋友圈的原因。
看視頻,聽音樂,買東西和玩游戲,是主要的手機上的使用場景。縣城人民有大量的閑暇時間。打發閑暇時間是縣城的一個剛需。
下面讓我們來看看新聞,視頻,音樂類APP的裝機比例。
新聞APP

微信和騰訊新聞(很有可能只是微信里的騰訊新聞公眾賬號)獨占鰲頭。兩者加起來超過84%的用戶。
視頻APP

愛奇藝和優酷勝出。
音樂APP

酷狗和QQ音樂勝出。


60%的用戶只有100人以下的好友,說明微信在縣城的滲透還可進一步加強。用戶仍舊多以和熟人交流為主。很多微信好友是從QQ轉化過來。經常出現,“因為我的幾個好朋友開始用微信了,所以我也開始用”的情況。


超過35%的人,每天刷微信時間超過1個小時。


微商在縣城非常非常普及,是縣城人民普遍知曉的一件低門檻賺錢的事情。“附近的人”里讓陌生人看朋友圈的女性,多半是專業微商。
因為微商是新生事物,將近三成的用戶會覺得看看微商貼的商品還蠻有意思的。但大多數用戶還是會覺得收到了干擾。


玲子▶ 26歲,個體老板,至今單身,很焦慮
▶ 用iPhone5s手機。常用APP包括微信,Nice,美團,淘寶,美圖
▶ 每月用500M3G流量、辦公環境有很多WIFI
▶ 每天使用手機4小時以上

小馬▶ 23歲,本地創業。還沒結婚,但是有女朋友
▶ 16歲開始就一直在折騰,在外地做過保安,做過小生意,在當地做過店長,也嘗試自己開個火鍋店
▶ 生意有賠有賺,愛面子;有想法執行力強,敢借錢做事兒,但還在尋找方法

小諾▶ 22歲,酒店前臺,離過婚,有小孩
▶ 用OPPO手機,常用APP包括微信,優酷,美團,陌陌
▶ 每月用1G GPRS流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