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360董事長周鴻祎連發數條微博炮轟百度衛士為流氓軟件,隨后更是主動挑釁百度董事長李彥宏,在對方未回復之后更是直接發動網友幫忙讓兩人約見,隨后百度衛士官方微博拿360投資麥芽地和久如制毒回擊對方,雙方你來我往言辭激烈,目前事件還在持續發酵。
12月27日,360董事長周鴻祎通過微博向百度開炮:“李彥宏,我有個問題請教。十年前您做百度搜霸流氓軟件可以理解,現在您已經是中國首富之一,干嘛還堅持做流氓軟件。這些天網上到處是用戶抱怨被靜默強制安裝百度殺毒,還無法卸載,這行為已經完全符合互聯網協會對于流氓軟件的定義。您是有錢就任性嗎?您錢多就可以肆意糟蹋安全行業、禍害用戶么?”
12月28日,被炮轟的百度衛士反擊,隨即兩者從語言沖突變成轉發送禮造聲勢,一方送電影票,一方送產品,然后抽蘋果手機。
12月30日,互聯網上出現了大量文章評論此事,還有人對微博進行了搜索,矛頭指向360動用水軍攻擊百度。
360從來就是互聯網業界的刺頭,當年的3Q就不說了,后來你在百度中搜索360,百度一度直接提示說360不安全,互相撕逼到這個程度也是醉了。
如今風云再起,究竟是什么仇什么怨呢?
不是同行也是冤家
周鴻祎起家于3721的中文域名搜索,其實也就是廣告。然后這個模式被廣為效仿,造成用戶的瀏覽器幾乎被各種插件占滿,速度和上網體驗受到很大影響。
而周鴻祎搖身一變轉為做安全軟件,360安全衛士以友好的面目出現,傻瓜化的解決了用戶的安全的問題。
早期360有的功能并不新鮮,但是這些功能需要用戶有相當的電腦知識才會操作,譬如禁用不安全的服務,修改注冊表禁用開啟啟動項等等。而360通過簡單的按鈕就能完成,同時給你很多交互信息,一舉成功。
安全軟件之后是殺毒軟件,因為這類軟件幾乎是每臺電腦都要安裝的,優先級別僅次于操作系統。于是就成為高級別的入口。
而入口就意味著收入,360安全衛士做得越來越大,帶的功能越來越多。游戲它推薦,軟件它推薦,瀏覽器用它的。廣告收入,游戲分成、軟件分發都是一本萬利的東西。360崛起上市,成為巨頭。
按理說,360做安全軟件,百度做搜索,兩者沒有什么直接關系。但是這兩者卻都是用戶的入口,盈利模式幾乎雷同。
百度的大部分收入來自于互聯網營銷,而這個營銷就是入口所帶來的,惡名昭著的競價排名給百度貢獻了豐厚的利潤。在APP分發上百度第一,360第二,兩者也是直接競爭者。
雖然不是同行,但是收入來源高度雷同,所以兩者也是冤家。
你搶我馬子,我搶你妹
在PC上,安全軟件的級別僅次于操作系統,360占據了這個市場的入口,是可以威脅其他入口的。百度這個搜索入口的級別要低一些,雖然收入很多,但不是不可侵占。
于是,2012年360做了自己的搜索引擎,因為有安全軟件這個高級別的平臺,市場占有率飛速提升,現在已經在30%上下。這是對百度的直接挑戰,百度不得不接招,競價排名也終于做了一些調整。
對用戶來說,搜索有競爭,競價排名的體驗做改善是好事,但是對百度來說,則是發展空間和盈利被直接挑戰,百度不能容忍。
于是,2013年4月,百度殺毒中文版出爐,2013年9月,百度安全衛士出現,矛頭直指360。
既然你360是安全軟件,入口級別高。那我就做一個類似的功能的軟件替代你。
不過,為了裝機率,百度采用了靜默安裝,限制卸載的辦法。用戶在不知不覺中就被安裝了百度的安全軟件,想卸載還非常麻煩,正常手段無法卸載。
做安全軟件,讓用戶自己選擇,掌握了先發的優勢的周鴻祎不怕,但是利用瀏覽器漏洞靜默安裝,限制卸載,就不是正常競爭所能對付的了。而周鴻祎這次發飆也是因為這一點。
反壟斷法在哪里?
其實,幾年前的3Q大戰,起因也是騰訊要安全軟件這個高級別入口。利用QQ的壟斷優勢后臺安裝,周鴻祎才坐不住發飆,沖突升級最終導致3Q大戰。
而360自己也并不是潔白無瑕,360利用其裝機優勢,掌握了軟件的生殺大權。對于一些軟件它往往提示用戶有安全隱患,誘導用戶卸載。而對它自己推廣的軟件則網開一面。
也就是說,中國的這些互聯網廠商都在利用自己的壟斷地位,打擊競爭對手,獲取最大收益。所謂周鴻祎指責百度,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罷了,用戶的利益被漠視了。
這個時候,我們不禁要問,政府在哪里?反壟斷法在哪里?百度這種靜默安裝,限制卸載真的沒有問題嗎?QQ當年后臺安裝軟件是合理的嗎?360提示安全隱患有沒有個合理的標準?用戶的利益誰來保護?
當年3Q大戰,最后是工信部出面,兩者停戰。這次周鴻祎和百度撕逼,影響不大,估計最后會不了了之。但是用戶的利益不能一直沒有保護,一直這樣糊涂下去。工信部應該擔起責任,保護用戶的選擇權和知情權,有規則的互聯網對大家都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