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2月16日完成工商注冊后,由騰訊牽頭成立的深圳前海微眾銀行(下稱:微眾銀行)官網于12月28日低調上線。這是我國首家獲批的純民營銀行,注冊資本為30億元人民幣,其股權結構為:騰訊占 30%,兩家深圳傳統行業巨頭百業源和立業集團各占 20%,其余七位股東合計占股 30%。
微眾銀行定位于服務個人消費者和小微企業。登陸其官網,整個頁面相當簡潔。在“微眾銀行”四個大字下,僅有“科技、普惠、連接”以及“我們是銀行?我們是互聯網公司?我們是互聯網銀行!”兩行宣傳語,還有一個大大的二維碼。掃描二維碼后,出現的是微眾銀行的廣告帖,以及招聘信息。眼下,這家互聯網銀行的具體業務還未上線。
據悉,微眾銀行邀請了多名原傳統金融機構的高管加盟,并公布了管理層名單。董事長為平安集團前執行董事兼副總經理顧敏,行長由中國進出口銀行原副行長曹彤擔任,監事長由平安銀行原董秘李南青擔任。
除了微眾銀行外,2014年以來中國銀監會批準了5家試點民營銀行的籌建申請。另一家獲批籌建的具備互聯網基因的民營銀行是阿里系的浙江網商銀行,不過其至今尚未獲得開業批復。
微眾銀行的創新空間
銀監局的開業批復顯示,微眾銀行的經營范圍包括吸收公眾主要是個人及小微企業存款;主要針對個人及小微企業發放短期、中期和長期貸款;辦理國內外結算以及票據、債券、外匯、銀行卡等業務。
騰訊方面向本報記者稱,微眾銀行以普惠金融為目標,致力于服務工薪階層、自由職業者、進城務工人員及普羅大眾,以及符合國家政策導向的小微企業及創業企業。微眾銀行將提供存款、理財投資、貸款、支付結算等服務,全力打造“個存小貸”特色品牌。換言之,善用互聯網的年輕人、白領等草根階層是微眾銀行的目標客戶群。
有消息稱,微眾銀行在架構上將設立五大事業部,包括零售與小微事業部、信用卡事業部、同業金融事業部三大前臺部門,以及科技事業部、微金融事業部兩大平臺部門。
目前,微眾銀行尚未發布任何具體的產品,也未公布具體開業時間。據了解,微眾銀行的基本業務框架和產品方案已經上報銀監會,具體業務形態還在與央行、銀監會等監管部門溝通探討。
值得一提的是,伴隨著民營銀行的推進,相關的監管政策也在加緊制定中。據悉,眼下正在征求意見的民營銀行管理辦法相對較為保守,對資本充足率、不良率等指標的要求也非常嚴格。民營銀行并未獲得足夠寬松和靈活的發展空間。從這個角度看,像微眾銀行這樣的民營銀行未來的創新潛力有多大,猶未可知。至少,在具體的管理辦法公布前,民營銀行在創新的尺度和速度上都會收到制肘。一些新的想法在執行過程中,也可能遇到重重障礙。
有知情人士稱,在現行的商業銀行監管體制下,很多傳統銀行的業務網絡銀行是無法做的,只能通過與其他銀行合作,繞開這一壁壘。微眾銀行未來將著眼于“大平臺”的定位,利用騰訊的用戶、數據、IT等優勢廣泛地與其他銀行展開合作。其中,微眾銀行負責提供核心的客戶、數據以及風控。
在理財產品搜索平臺“錢先生”CEO張巖看來,對民營銀行的監管與其他傳統銀行應該是一致的,微眾銀行與其他銀行之間更多應該是一種競爭關系,而不是合作。假使僅僅只是基于網絡的“輕薄”合作,根本不用去申請一塊銀行牌照,只需建立一個網站即可。對微眾銀行來說,關鍵還是要推出既符合監管,又能有創新的產品。
“這種創新并不是指利用政策去套利,打著互聯網的旗號去做非金融的業務。而是要更好地利用互聯網的手段,去提供差異化的服務。”張巖稱。他指出,傳統商業銀行對數據的挖掘和對客戶的服務不足,可能是與金融不開放的體制有關系。此外,傳統銀行對客戶不那么關注,它們更在意的是盈利。而有著互聯網基因的微眾銀行可能不那么在意盈利,這就給創新帶來了優勢。事實上,微眾銀行在當前的現狀下有很多可以創新的點。
“微眾銀行其實不用涉足那么多的業務,而是可以聚焦到某個細分領域。關鍵要深入到金融產品的本質中去,提供創新的服務。”
發力移動端
從PC端僅僅提供給移動端的二維碼,不難發現微眾銀行未來重點打造的是移動端產品,PC端可能僅僅起到對移動端的導流作用。
微眾銀行的互聯網屬性,在網上招聘信息里也可見一斑。其招聘崗位分布在科技、財務、經營分析、財務企劃等部門,包括運維工程師、網絡管理工程師、金融業高級欺詐管理等職位。互聯網和金融崗位的人員基本是1:1。
并且,微眾銀行已經明確,暫時不會設立線下物理網點和柜臺,這意味著,其所有獲客、服務、風控都在線上完成。這無疑給微眾銀行的技術系統、產品研發、用戶服務等提出了更高的挑戰。
張巖認為,要讓客戶從線下網點轉移到線上客戶端,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漫長的過程。事實上,工行、建行等傳統銀行已經擁有多年的網上銀行,但仍有不少用戶習慣去線下網點辦理業務。且工行、建行等傳統銀行具備大量的客戶數據,和它們相比,微眾銀行在基礎IT服務、用戶、數據以及品牌認知方面并沒有特別的優勢。從這個角度看,微眾銀行要想在激烈競爭中立足,仍需聚焦于產品和服務本身。
“實際上,就金融服務而言,客戶選擇的指標很簡單,就是你的存款利率高不高?貸款利率低不低?手續費是不是夠便宜?普通用戶還完全沒到需要個性化服務的階段。”張巖稱,“如果要在價格上獲得優勢,微眾銀行的任務還十分艱巨。比如,它要符合監管的要求,要具備足夠的存款準備金,貸款業務上要嚴格控制風險等。”
在此基礎上,考慮到其大股東騰訊的背景,人們很容易聯想到QQ以及微信將是微眾銀行未來開展業務的重要平臺和資源。有業內人士稱,在利用社交網絡獲客的同時,微眾銀行還可以利用騰訊的社交數據,更好地服務客戶。譬如,客戶有什么嗜好,最近的狀態如何,是否換了工作,甚至有沒有生病,都可以通過社交數據獲得相應的信息。
互聯網金融平臺“融360”CEO葉大清告訴記者,微眾銀行是國內目前離互聯網最近的銀行。通過QQ、微信、騰訊電商等領域的數據,微眾銀行希望將金融服務與消費者的生活捆綁在一起,在教育、旅游、醫療、理財等領域提供金融服務。
“微信目前有6億左右的用戶,通過社交數據,很容易了解用戶平時在哪里活動,和哪些人在一起,處于什么階層和圈子,有多少資產。”葉大清稱,“微眾銀行可以將金融與社交做結合,提供相應的服務。”
但他同時坦言,這類社交數據并不能代替傳統的金融數據。眾所周知,傳統銀行的客戶信息十分嚴密,包括個人身份證、實名卡、消費記錄等等。相比之下,社交網絡上的信息往往不全,且騰訊與用戶間的聯系往往十分松散。進一步說,社交網絡上的信息很難還原用戶在現實中的信用。
在這一點上,即便如此,葉大清稱,傳統銀行并沒有將數據做整合,加以進一步挖掘。比如,同一個客戶的數據很可能分散在信用卡部、中小企業部、私人銀行部等。而微眾銀行可以將騰訊不同產品下的數據加以整合利用,再從頭積累金融數據,從而形成獨特的優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