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傳志:
換一種角度,從結果的角度來解讀,互聯網思維與傳統產業的對接,會改變傳統的商業模式。從結果看,大致會產生這么幾個效應:長尾效應、免費效應、迭代效應和社交效應。互聯網思維開放、互動的特性,將改變制造業的整個產業鏈。因此,用好互聯網思維,制造業鏈條上的研發、生產、物流、市場、銷售、售后服務等環節,都要順勢而變。
王石:
淘汰你的不是互聯網,而是你不接受互聯網,是你不把互聯網當成工具跟你的行業結合起來。最終淘汰你的還是你的同行,他們接受了互聯網,把互聯網跟自己做的事情結合起來,淘汰了你。
馬云:
我一直認為互聯網不是一種技術,是一種思想。如果你把互聯網當思想看,你自然而然會把你的組織、產品、文化都帶進去,你要徹底重新思考你的公司。今天很多人都說網上營銷好,但是營銷好了,麻煩也就開始了,你整個組織、人才、思考、戰略都要進行調整。你以為是你的胃口太好,但換一只胃,你的肝也出問題,脾也出問題,因為所有內部的體系是連在一起的。這世界沒有傳統的企業,只有傳統的思想。
魯冠球:
就拿我自己來說,過去總覺得互聯網僅僅是一種工具,企業里有人用就可以了,沒必要每個人都懂都用,總覺得鼠標里點不出萬向節。現在不同了,孫子、外孫回來都跟我講互聯網,互聯網已經從一種工具變成一種思維,一種文化,一種工作和生活的狀態,打印產品也已經近在眼前了。怎么辦?只有下功夫學,善學者能,多能者成。
周鴻祎:
第一,用戶至上:在互聯網經濟中,只要用你的產品或服務,那就是上帝!很多東西不僅不要錢,還把質量做得特別好,甚至倒貼錢歡迎人們去用。
第二,體驗為王:只有把一個東西做到極致,超出預期才叫體驗。比如有人遞過一個礦泉水瓶子,我一喝原來是50度的茅臺。這就超出我的體驗。
第三,免費的商業模式:硬件也正在步入免費的時代。硬件以成本價出售,零利潤,然后依靠增值服務去賺錢。電視、盒子、手表等互聯網硬件雖然不掙錢,通過廣告、電子商務、增值服務等方式來掙錢。
第四,顛覆式創新:你要把東西做得便宜,甚至免費;把東西做得特簡單,就能打動人心,超出預期的體驗上的呼應,就能贏得用戶,就為你的成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雷軍:
互聯網思維就是:專注、極致、口碑、快!專注就是只做一款47寸的電視,其他型號不考慮;極致就是干到你能力的極限;口碑是互聯網的核心,沒有口碑靠廣告一點戲都沒有;快,只有互聯網企業能實現,都是24小時值守,有問題立即解決。
楊元慶:
全面向互聯網轉型是我們刻不容緩的目標。我們需要快速建立起互聯網的業務模式,產品有更好的互聯網應用體驗,銷售有更強的互聯網通道,市場營銷要更充分發揮互聯網的特性和手段,以消費者為核心,推廣我們的產品,宣傳我們的形象。
胡厚崑:
在互聯網的時代,傳統企業遇到的最大挑戰是基于互聯網的顛覆性挑戰。為了應對這種挑戰,傳統企業首先要做的是改變思想觀念和商業理念。要敢于以終為始地站在未來看現在,發現更多的機會,而不是用今天的思維想象未來,僅僅看到威脅。
梁信軍:
互聯網正在成為現代社會真正的基礎設施之一,就像電力和道路一樣。互聯網不僅僅是可以用來提高效率的工具,它是構建未來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基礎設施,更重要的是,互聯網思維應該成為我們一切商業思維的起點。今天看一個產業有沒有潛力,就看它離互聯網有多遠。
張亞勤:
互聯網思維分為三個層級:層級一:數字化。互聯網是工具,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層級二:互聯網化。利用互聯網改變運營流程,電子商務,網絡營銷;層級三:互聯網思維。用互聯網改造傳統行業、商業模式和價值觀創新。
